当前位置:首页 >> 分支机构 >> 工作委员会
仿真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
2025/7/1 10:53:00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仿真学会仿真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简介

一、 业务范围

仿真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国仿真学会在学科建设方面工作的建议、策划与相关学科建设活动组织的工作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1、组织仿真学科基本问题的研讨

仿真领域有一些特有概念和基本问题,一方面这些概念和问题在仿真界还缺乏共识;另一方面仿真是综合性的学科,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这些概念和基本问题将会不断融入新的含义与解释。学科建设工委会将跟踪国际仿真学术研究现状,梳理仿真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策划与组织相关概念与问题的研讨活动。

2、组织仿真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

知识体系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决定了学科的内容、结构和发展方向,还影响着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仿真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学科建设工委会的一项长期工作,将在学会领导下与仿真界同仁共同协作、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工委会将协调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专家,梳理归纳仿真各个方向的知识,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持续对知识体系进行修订。

3、传播仿真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技术

学科建设工委会将通过学会/专委会公众号、学报、通讯以及邀请专家线上直播、线下科普等方式,传播仿真的基本理念与概念、仿真方法的特点、仿真手段的应用、仿真前沿技术的发展等仿真知识,推进仿真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

4、推动仿真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教学共同体

在学会统筹规划与领导下,面向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托仿真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成果,开展仿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讨,聚集国内外高校优秀教学资源,构建虚拟教研室、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共同体。

5、辅助制定和落实仿真学科建设长期规划

在仿真学会领导下,提出仿真学科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内容,深入探索中国仿真学会学科建设的方式与路径,积极推进仿真申报一级交叉学科,推进双一流大学深入开展仿真学科建设工作。

6、品牌活动及其他业务

学科建设工委会将举办仿真学科及专业建设研讨会、协助仿真学科教学成果评估工作、协助举办仿真教学类国家级比赛。

根据学会的安排,学科建设工委会还将参加或协助组织有关仿真学科建设方面的其他工作。

二、 内涵介绍

学科是知识分类的产物,学科建设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基础性工作。仿真领域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完善自身学科的建设,从而稳定仿真研究学术共同体、推进仿真学科的成熟。学科建设工委会研判仿真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推进仿真学科基本概念与基础问题、学科定位与建设目标、学科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协助学会制定仿真学科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并探索仿真学科建设方式,构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仿真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促进满足各个领域需求的仿真专业人才培养。

 

第一届(2024.10-2029.10)

主任委员:邱晓刚

副主任委员:龚光红  李伟  徐豪华  许凯  黄天羽

委员:王  罡  宋明辉  郝  宁  耿化品  汪玉洁  王晩生  薛  霄  刘志勇  马  亮

          彭  晨  刘  涛  杨柏林  沈旭昆  丁刚毅  邢立宁  何小伟  赖李媛君

         于志永  张建康  胡海霞  田  锋  高  东  陈  颖  张  辉  袁  波

秘书:朱正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010-82317098 传真:010-82317098 
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京ICP备17016611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