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CSF >> 条例与制度
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工作办法
2025/1/14 20:18:21    新闻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工作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仿真科学与工程领域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研究,促进中国仿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特开展"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工作。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中国仿真科学及工程领域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已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仿真课程、仿真教材、仿真教学软件、仿真教学系统共四类。

第三条 "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含高职本科)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与培训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成果。各成果持有者根据所实施的教育层次,申报相应的等级。

第四条 本评价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等级分为卓越特等教学成果、杰出一等教学成果和优秀二等教学成果三级。保证成果评价质量,允许各个等级成果有空缺。

第二章 参评条件

第五条 参与"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仿真科学和工程领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取得显著成果的职业教育学校。成果主要完成人应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作出主要贡献;成果主要完成单位应为成果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的全过程中作出主要贡献;

2、成果主要完成人应直接承担仿真科学和工程领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并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

3、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研究报告、实施方案、著作、论文、课程资源等。成果中可包括教材(含数字教材),但不能以教材为主要成果进行申请;

4、原则上参评"CSF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成果完成人不能超过6名,完成单位不能超过3个。

第三章 成果要求

第六条 成果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对接前沿技术和产业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实行育训并举,促进仿真科学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实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第七条 卓越特等教学成果应在我国仿真科学和工程领域以及各类仿真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等方面有突出创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重要贡献,并经过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第八条 杰出一等教学成果应在我国仿真科学和工程领域以及各类仿真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要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要成效,一般经过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第九条 优秀二等教学成果应在我国仿真科学和工程领域以及各类仿真应用领域专业技术等方面有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创新,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并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

第十条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成果为出版物的,从正式出版的时间开始计算。

第四章 申请程序和要求

第十一条 CSF接受如下单位的申请,包括CSF分支机构、CSF会员单位,教育部正式批准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社会组织等独立法人单位。

第十二条 申请资料包括:申请书、成果简要情况表及成果支撑材料(如教育教学取得实际效果的有效证明材料等)。

第十三条 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申请成果的,原则上不予推荐。同一成果(相同完成人或单位、相同成果内容)不得多途径申请、拆分申请,一经发现一票否决。

第五章 评价程序

第十四条 从中国仿真学会专家库中聘请仿真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评价工作包括形式审查、初评、终评和公示四个阶段:

1、形式审查。对成果完成人和推荐单位的资质、被推荐成果及附属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等进行审查,通过该阶段审查方可进入初评阶段;

2、初评。初评采用同行专家函评的方式,根据同行专家评议情况,确定入围候选成果;

3、终评。对入围候选成果进行评议,由参加表决的评价专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的最终入选成果名单;

4、公示。在中国仿真学会网站上对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成果存在剽窃、作假等严重学术问题,可在入选成果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向中国仿真学会提出异议。异议材料包括成果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异议内容、相关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出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和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中国仿真学会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

十五 公示结束后,中国仿真学会将对入选成果名单予以公布。在异议期限结束之日起15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成果不列入当年的入选成果名单。

第六章 评价约束及惩罚条款

第十六条 评价工作中,评价专家以及有关人员须遵守如下规则:

1、不得接受被参评成果作者的钱物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赠予;

2、按本办法第十八条之规定回避;

3、其他应遵守的职业操守。

违反本条规则者,中国仿真学会将视情形给予警告或取消参与评价资格的处罚,且三年(含)内不得担任评价专家。

第十七条 申请参评的人士和推荐者应遵守如下规则:

1、不得向评价专家或有关人员赠予或以变相形式赠予钱物;

2、不得向评价专家或有关人员说情或委托他人说情;

3、结果公布前,不向评价专家或有关人员打听结果。

违反本条规则者,中国仿真学会将视情形给予警告或取消申请者参评资格的处罚;如推荐单位违反本条规定,则三年(含)内不得再次推荐。

第十八条 有如下情形,评价专家应当回避:

1、终评时,评价专家作为成果完成人的成果参评;

2、评价专家与已入围成果完成人有亲属关系以及其他可能被认为有碍公正评价的关系。

第十九条 对于上述情形的处罚结果,由中国仿真学会予以公布。

第七章

第二十条 在评价过程中,若发现被评成果有作者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问题,中国仿真学会有权取消该成果的参评资格;若在评价工作结束后发现上述问题,将取消其入选资格,收回证书,并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仿真学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20251月5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工程训练中心637室 电话:010-82317098 传真:010-82317098 
中国仿真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ssimul@vip.sina.com
京ICP备17016611号-1;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